- 信息時間:2025-04-24 09:22
- 瀏覽次數:
近日,由“東方猴王”徐培晨與陶瓷泰斗葛軍兩位國字號大師聯袂打造的紫砂珍品“千猴壺”正式入藏連云港市檔案館,作為珍貴實物檔案永久保管。這件凝結藝術巔峰造詣與文化傳承使命的瑰寶,成為連云港檔案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式藏品。
“千猴壺”堪稱當世紫砂藝術的巔峰之作。2004年猴年,國畫巨匠徐培晨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葛軍跨界合作,以圓雕、浮雕與鐫刻技法,將2004只形態各異的靈猴雕琢于壺身。壺體高3.7米、直徑1.5米、重1.2噸,不僅是國內現存體量最大的紫砂藝術作品,更以其獨特的生肖文化寓意與精湛工藝,兼具藝術價值、文化價值與歷史研究價值,堪稱全國之最、世界之最。
這件國寶級珍品的入藏之路充滿波折。多年來,“千猴壺”一直暫存在外,存在安全隱患,有悖大師們的獨運匠心、制作初心。2024年秋,連云港市檔案館黨組書記、館長許思文從國畫大師徐培晨教授處獲悉這一情況后,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,歷經半年的不懈努力,多次協調相關部門,與兩位大師反復溝通,終于在2025年春天將其迎入館內。此次征集不僅填補了連云港實物檔案的重要空白,更標志著連云港館在館藏資源體系建設上邁出關鍵一步。
徐培晨教授表示,將“千猴壺”托付給連云港市檔案館,是出于對連云港市檔案館專業能力與文化擔當的信賴。近年來,連云港市檔案館全力推進紅色精神館、城市文脈館、智慧數字館、智庫研究館、教育示范館“五館共建”,檔案管理陣地、資政輔政要地、賡續精神基地、以檔育人高地“四個陣地”建設,創新開展“為好人建檔”“五福傳家 珍藏國家”等特色品牌活動,在全國檔案界產生廣泛影響。徐培晨等藝術家們堅信,唯有依托專業的檔案保管體系,才能讓藝術珍品獲得永續傳承,發揮其歷史研究與文化傳播的雙重價值。
連云港市檔案館后續將為“千猴壺”量身定制修復保護方案,并通過專題展覽、數字展陳等形式向公眾開放。此舉不僅是對藝術瑰寶的守護,更是以檔案之力弘揚城市文脈、傳承民族精神的生動實踐。同時,希望社會各界藏家與文化人士以此次捐贈為契機,將更多承載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的珍貴檔案交存國家綜合檔案館,共同守護城市記憶,賡續文明根脈。
作者:連云港市檔案館 陳 潔